服务热线
18616570553
全球线下实战培训,顶级恋爱思维,恋爱五步法,线下门徒培训,快速脱变,街搭实操 豪哥导师微信:18616570553 微信公众号:浪迹恋爱约会学 |
那么,什么是“知易行难”呢?这得从中国古代的哲学家王阳明说起。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、哲学家,他提出了“知行合一”的学说,认为知识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。简单来说,“知易行难”就是指,知道一件事情很容易,但真正去做却很难。
“知易行难”这个概念,最早可以追溯到《尚书》中的一句话:“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知道一件事情并不难,难的是去实践它。这句话被后人称为“知易行难说”,影响深远。
王阳明是“知易行难说”的信奉者。他的弟子曾对“知行合一”表示怀疑,于是引用《尚书》中的“知之匪艰”来质疑他。王阳明回答说:“良知自知,原是容易的。”他认为,每个人都有良知,良知是不需要思考就能知道的,这就是“知易”。
但是,王阳明接着说:“既然知道良知之学是容易的,但今天人们就是不肯实实在在地去实践良知,所以正好印证了《尚书》中的一句话‘非知之艰,行之惟艰’。”这句话揭示了“知易行难”的真相:知道一件事情并不难,难的是付诸行动。
那么,“知行合一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,它并不是简单地说到做到,而是在良知指导下的行动。
在阳明心学中,良知是至关重要的。良知是天生就有的,是不需要后天培养的。每个人都有良知,只是有时候被私欲遮蔽了。王阳明认为,要实现“知行合一”,首先要找到自己的良知,然后按照良知去行动。
那么,良知是如何找到的呢?王阳明提出了“致良知”的概念。致良知,就是要通过修身养性,去除私欲,让良知显现出来。当良知显现出来后,我们就会知道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错的,然后按照良知去行动,这就是“知行合一”。
那么,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“知行合一”呢?
首先,我们要学会反思。每天都要问自己:我是否做到了良知所指引的事情?我是否因为私欲而偏离了正确的道路?
其次,我们要学会行动。知道一件事情很容易,但去做却很难。我们要有勇气去面对困难,去克服挑战,去实现自己的目标。
再次,我们要学会坚持。知行合一不是一蹴而就的,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,不断地修炼。只有坚持,才能最终实现“知行合一”。
“知行合一”的意义在于,它告诉我们,知识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。只有将知识付诸行动,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。同时,“知行合一”也告诉我们,要实现自己的目标,需要付出努力,需要克服困难,需要坚持。
“知易行难”这个现象,提醒我们要认识到,知道一件事情并不难,难的是去做。而“知行合一”则告诉我们,要实现自己的目标,需要将知识付诸行动,需要坚持,需要努力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,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门,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钥匙。
心理咨询,婚姻挽救,小三分离,情感挽回,心理咨询师,情感导师培训计划10个名额 豪哥导师微信:18616570553 |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 |